构建幼儿园、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模式,推进0-3岁婴幼儿教育的研究报告

作者:Admin来源:湖州社区大学发布时间:2023-08-10浏览次数:128

  亲子俱乐部:是专门向0-3岁婴幼儿家庭开放的活动场所,为婴幼儿提供各种适宜发展的活动,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使婴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参观观摩:幼儿园组织一些活动,向家长、社区居民开放,邀请他们前来观摩,或与他们一起合作外出参观等。如教学活动开放日,幼儿亲子运动会等。

  开放性活动举例:亲子俱乐部

  200012月,萧山星都早教园、亲子俱乐部成立,机构的宗旨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其服务内容有:亲子游戏、宝宝洗澡、教养咨询、宝宝入托等。服务对象为0-3岁的婴幼儿及其家长。星都早教园的教养目标是让宝宝开心、开口、开步、开窍。早教园开办以来,以服务面广、服务时间随机、活动形式多样等优点而受到社会的欢迎,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目前早教园正在不断地开辟早教新的教育领地,扩大服务范围,以亲子俱乐部为龙头,带动全区婴幼儿的早教。三年来亲子俱乐部由两个半老师的小规模发展为今天有四十多名保教人员组成的早教机构,目前亲子俱乐部有几百个宝宝参加经常性的亲子活动,有六十多个宝宝固定地入托在星都早教园。下图为亲子活动实况(图三、四)

     图三:我在妈妈背上爬 图四:小蚂蚁爬呀爬

  3、参与性活动:家长被视为幼儿园教育与教学过程中有效积极的社会教育资源而加以利用,使家长逐渐成为教育教学过程的积极贡献者,在一定范围内参与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与活动。把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具体做法,从幼儿园推及家庭和社区。它包括开放日、嘉宾有约、家园同乐、家委会、建议箱等。

  开放日:幼儿园定期向家长、社区开放,邀请家长或散居未入园的婴幼儿到幼儿园参观、观摩、参与幼儿园活动,一方面使在园幼儿的家长了解幼儿园教育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另一方面让未入园的幼儿及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幼儿园与家庭建立起互动的桥梁。

  嘉宾有约:邀请各行各业有才能和特长的家长,到幼儿园来当“老师”给幼儿组织教学活动。这既发挥了家长的特长,充分利用了潜在的教育资源,既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又拓宽了婴幼儿的知识视野。

  家园同乐:幼儿园不定期地邀请家长参与一些大型的活动,如亲子运动会,六一联欢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

  家委会:由家长民主推选或由幼儿园与家长协商产生,由各班各类型家长代表组成、参与、协助、监督幼儿园工作,促进家园进一步沟通。

  建议箱:在园内、社区内设立建议箱,请家长参与、监督、评价幼儿园及社区早教机构的日常教育管理等各项工作。

  参与性活动举例:“迎国庆”区域共建联谊活动

  02930日,高桥幼儿园与所在社区举行了区域共建联谊活动,本社区23岁婴幼儿及家长50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大家聚在一起,交流育儿经验,参与歌舞表演,开展亲子游戏,欣赏大屏幕戏剧。丰富、健康的活动增进了幼儿园、家庭、社区之间的友谊和交流,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掀起一朵浪花。下图为联谊活动现场实况(图五)

       图 五:奶奶来表演

  4、教育性活动:根据社区发展的需要和幼儿园办学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12岁亲子班,2-3岁托班,专题讲座、家园联系窗、家长学校等。

  12岁亲子班:幼儿园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定时为社区内报名的孩子按年龄段组织各种亲子游戏活动,幼儿园与家长在立足于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上,利用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家园共育的理念来实现科学育儿。

  23岁托儿班:幼儿园专门开辟活动室,提供各种书籍、玩具、游戏材料,并配备专任教师按照2-3岁婴幼儿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组织2-3的入园幼儿开展教学活动。

  专题讲座: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教师定期或不定期来幼儿园或社区讲座,向家长及社区成员宣传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知识以及保育知识等,纠正家长在教育子女中的错误观点和方法,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