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士君:学习型城市视角下社区教育的价值取向

作者:Admin来源:湖州社区大学发布时间:2023-08-10浏览次数:139

 社区教育的目的,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各方面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打造文明的居住家园和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全员性、广泛性是社区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从我国各地社区教育发展的整
体状态看,全员性和广泛性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甚至很多社区教育示范区也没有达到这样一个发展状态。参与社区教育的对象在很多地区主要是闲散人员、学龄前儿童和离退休老人。而作为社区居民主体的中青年居民尚未达到经常性地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状态。另一方面的问题是,社区教育活动内容比较单一,不能给更多的群体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社区教育,顾名思义教育是核心,但目前社区教育中的教育因素需要更新和扩展。当务之急是社区教育的课程开发和教材编撰需要在很多地方提上日程。要根据学习对象和潜在的学习群体的特点,提供合适的社区教育课程,开发更为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社区教育开展的形式不能仅仅体现在寓教于乐上,除了唱歌跳舞,还应该有更加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要形成既有课堂教学,也有现场教学;既有远程教育,也有面授自学等多种多样的形式。通过改善社区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促使社区教育健康发展。

  5. 加快实现社区教育信息化

  教育数字化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和条件。没有教育的信息化,难称现代化的教育。完整的教育信息化应该包括社区教育的信息化。社区教育信息化是以数字化学习平台为载
体,以社区为基本教学单元,通过教育者的教学活动,满足受教育者的学习需要、学习意向和学习目的。

  社区教育数字化是当前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和教育不公平,使社区居民享受便捷、共享、低成本的终身教育环境的有效措施,也是创新社区教育载体,深化社区教育内涵,提升社区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首先要普及信息化的知识,形成发展信息化教育的共识,焕发施教者和受教者双方的积极性。第二要从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出发,积极稳妥的建设数字化学习载体,避免资源的重复和浪费。第三,在实施策略上可先遴选具备条件的地区先行试点,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地区。第四,建好一个百姓喜闻乐见的网站是开展社区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工程,通过专有网站的建立,提高社区居民对于网络学习的兴趣,逐步把社区教育网建设成居民自己的终身学习平台。

  综上,社区教育需要在学习型城市建设进程中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来,为学习型城市目标的实现起到切实的支撑作用。在开展社区教育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抓住资源整合和制度建设两个关键点,不断拓展社区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搭建起教育与社会联系的桥梁,为逐步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作出努力。

三、社区教育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工作策略

  1. 扩展实验,深化研究

  以县区为单位,普遍建立社区教育实验区。依据社区教育广泛发展的工作策略,省级实验区的分布既应该兼顾到各市,又要考虑设立的条件是否成熟。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出具有引领性的实验工作方案和发展规划,制定适合不同地域的社区教育实验区的建设标准。社区教育是一项社会民生事业,需要在实验中逐步探索,各社区教育实验区要承担起课题研究任务,明确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目标、研究任务和内容以及研究途径和方法,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调研,对各实验区的工作进行跟踪指导,以确保实验工作沿着健康的轨道顺畅地开展。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各实验区实行进级制,建立起合格、先进、优秀、示范等层次进级制度,以推动实验工作健康发展。

  2. 项目引路,以点带面

  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是社区教育示范区、实验区和示范街道建设的常态化工作。为深化社区教育内涵建设,提高社区教育服务居民多样化、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