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对接农村企业。指按照农村企业的产品、技术和企业创业要求,设计新型农民创业大讲堂课程、技能培训课程、创业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面向新农村和现代农村企业开展多样化的课程教学。如《养猪技术》课程,以学员创办的生猪饲养场为教学基地,集中开展饲养技术教学与实践。
教师对接农民合作社。是指建立教师与专业合作社结对机制。一是建立教师与教学点、合作社、农民创业基地结对制度,开展合作社调研,把握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技术要求,结合课程教学,收集工作、创业案例,丰富教学内容。二是岗位实践,丰富教学与工作经历,提升教学做能力。三是教师指导、参与合作社企业的农业新技术应用和新项目开发,为农民创收、增收提供服务。
实验案例:2012年4月的一天,大讲堂学员闵建强的创业基地——丰藤水果专业合作社里热闹非凡,来自南浔丰藤水果专业合作社的30多名成员一大早齐聚在这里。原来,这次的新型农民创业大讲堂将课堂搬到了学员家门口,来自浙江大学的两位特聘老师石伟勇和贾惠娟教授从浙江大学的课堂来到学员创业基地,以种植葡萄土壤营养肥水管理技术和如何防治葡萄病虫害为题,用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学员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讲座上,来自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石伟勇和贾惠娟两位老师向合作社的成员们介绍了葡萄种植的土壤营养、肥料管理技术和葡萄栽培技术,短短的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让农民大学生们受益匪浅。授课结束后,贾惠娟老师和社员们来到闵建强的创业基地—南浔新安现代农业科技园,进行实地的指导,对社员们在实践中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了一一解答。
随着实验项目的深入开展,今年授牌成立了第二批学员创业基地。对学员创业基地制定个别化培育计划,通过委派“省市校乡、农科教技”指导老师与大学生创业基地结对,定期指导,开展农民创业大讲堂等举措,使各创业基地创业业绩和能力取得显著提升。练市鼎鑫蔬菜、南浔丰滕水果、八里店明锋湖羊等学员创业基地正在成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点。
5.3“四合一”的师资队伍建设创新
自新型农民创业大讲堂项目实施以来,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湖州社区大学坚持“引进外来的,用好现有的,培养乡土的”的原则,聚合了浙江大学农生环学部、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湖州市农业局、湖州市林业局、湖州职院(湖州电大)等各方面的专业技术力量,建立了包含浙江大学教研人员、市农技推广人员、校本级教学研究人员、乡农技推广员在内的“省市校乡、农科教技”四合一的专家教师队伍。“专业架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的“四合一”专家教师队伍现成为大讲堂顺利推进的师资保障。
图2湖州社区大学教师队伍构成
截至目前,“四合一”的专家教师队伍由60余名特聘专家教授组成。其中,包括28名浙江大学的专家教授,6名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研究人员,16名湖州市农业局的专家,5名湖州广播电视大学的专家教授等。此外,湖州社区大学还依托湖州广播电视大学的雄厚师资力量,开设相应课程。目前,包括浙江大学农生环学部主任张国平、浙江大学地方合作处处长张明方、浙江省妇联吴亚丹等专家教授已先后站上“大讲堂”的讲台。
根据湖州社区大学发展的需要,“四合一”专家教师队伍已经介入到课程教学、特色教材编写、“学历+技能+创业”型农民学员面授培养、教学实践基地及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中来。
实验案例: 2011年6月的一天,由湖州社区大学主办的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场主技术培训班在环渚教学点开班。本次畜禽规模养殖户培训班学员均由吴兴区范围内生猪饲养大户组成。来自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的专家教授将为他们开展为期一个星期的专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