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案例:“羊倌”费明锋,原本是吴兴区八里店紫金桥村的一位普通青年农民。 2006年,经他人介绍,费明峰开始湖羊养殖,凭着扎实苦干的精神,他获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并很快牵头成立了吴兴明峰湖羊专业合作社。刚刚接触湖羊养殖时,由于缺乏技术和经验,吃过不少苦头。为此他经常四处向养殖同行们虚心求教,诚心实意地“取经索宝”,但几年下来他对于湖羊饲养乃至销售方面关键性技术和环节仍没有十足把握。自从“大讲堂”在八里店南片试行开讲以来,专业的湖羊养殖技术免费送到家门口,费明锋“如鱼得水”。课堂上,他是听讲最认真的学员;下课后,他是请教问题最多的学员;在家中,一有空就会捧起教材仔细阅读,有时还带着问题去网上查找知识。为了系统掌握湖羊养殖技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他还报读了湖州农民学院举办的畜牧专业专科班,成为一名农民大学生。
听讲座,读大学,一路走来,费明锋收获很大。在养殖技术方面,他俨然是一位专家。今年初,新疆柯坪的牧民打来电话“求救”,当地引入的湖羊种羊养殖突然出现了难产和发育不良的问题。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湖州市畜牧局挑选了包括费明峰在内的湖羊养殖专家赶赴当地开展为期一周的湖羊生产指导服务工作,当地种羊的饲养情况逐渐稳定了下来。在创业方面,他显然已是一位游刃有余的“老板”。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费明锋将学到的养殖专业知识良好的运用到自己的产业中,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吴兴兴丰湖羊羊场、吴兴明锋湖羊专业合作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和湖羊屠宰加工场在内的多家湖羊养殖基地的“大老板”。 他的合作社近期还被农业部评定为“国家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此外,他还多方联系,全面收集省内肉羊收购市场的行情,并及时向其他养殖大户提供最新消息,促进八里店当地产业整体提升。
2012年春,在浙江省首届农民大学生创业方案设计竞赛中,费明锋的“湖羊生态养殖创业项目”荣获一等奖。该项目计划,通过项目实施使养殖场在3年内实现年供应湖羊良种1200头的能力,形成年上市2000头以上肉用湖羊的生产规模,并建立相应防疫、无公害和标准化的生产体系;通过建立湖羊合作社,以“合作社+养户”模式,发展肉用湖羊生产基地规模化农户50家,逐步形成湖羊规模化生产基地;配套建立玉米、牧草、水稻、蚕豆等种植基地,充分利用湖羊排泄物的有机肥料降低种植成本和利用农作物秸秆降低湖羊饲养成本,实现生态养殖,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提起今后发展的总体设想,费明峰说,“要继续做大、做强、做精湖羊这个产业,为湖羊品种保护、湖羊产业提升和湖州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多作贡献。”
提起今后发展的总体设想,费明峰说,“要继续做大、做强、做精湖羊这个产业,为湖羊品种保护、湖羊产业提升和湖州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多作贡献。”
5.2“三层对接”的农民培训教学体系创新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湖州社区大学借鉴了“校企合作办校”的思路,在新型农民创业大讲堂有关教学体系的建立中采取了“三层对接”模式。
图1 湖州社区大学“三层对接”的教学体系
所谓“三层对接”, 指的是按照农业、农村、农民“三层对接”原则,创新培训教学体系,在专业设置、课程模式、师资建设上,分别与农业产业、农村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成功对接。通过“三层对接”,社区大学努力寻求符合湖州地方特色的教学体系,着力形成地方、产业、企业和学校多方共赢的局面。
专业对接农业产业。围绕湖州地方农业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社区大学走进政府农业部门,结合地方农业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与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国土局等部门合作,制定专业规划与人才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