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亦芳:体验学习视域下的社区教育方式研究

作者:Admin来源:湖州社区大学发布时间:2023-08-10浏览次数:117

来源:《当代继续教育》2014年4期 2015-3-27 
 

【关键词】体验学习 社区教育 学习方式

【作者简介】宋亦芳(1959— ),男,广东蕉岭人,上海开放大学长宁分校副校长,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管理、社区教育管理、教育技术管理。

【内容提要】社区教育的发展告诉我们,社区教育的活力在于学习方式的不断变革和创新。近年来,体验学习方式在社区教育的尝试和应用,引发了我们对社区教育方式的新思考。体验学习方式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过程的反思性、开放性和合作性,对于改进社区教育方式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把体验学习方式应用于社区教育,有助于进一步体现社区教育的取向、提升社区教育的品质、激发社区教育的活力、完善社区教育的载体。为此,我们需要用体验学习的理念指导社区教育工作,开展多维度的体验学习方式实践,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互动体验方式、基于实践基地的社会体验方式以及基于实训基地的培训体验方式,从而寻求社区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正文】

  社区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业已形成了诸如学校型、活动型等正式或非正式的学习方式,这些方式在社区教育中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随着社区教育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学习需求新的变化,社区教育的方式必将更加多元、灵活与开放,而传统的社区教育方式已显现种种局限。社区教育的宗旨,就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为市民提供“学有所教”的教育服务,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愿景,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为此,社区教育方式需要进一步变革与创新,正如《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提出的:新振家庭和社区学习活力。近年来,不少地区正在尝试一种叫做“体验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的社区教育方式,并通过多方协同建立了社区教育体验学习基地,动员社区各方力量开展体验学习的实践与探索,进一步发挥体验学习的优势和作用,为社区教育拓展学习空间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体验学习的形成和内涵

  1.思想渊源

  体验学习的思想最初源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的“经验学习”,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杜威认为,知识就是经验,而经验就是人与自己所创造的环境的“交涉”,儿童要学习知识并获得“经验”,就必须与社会、自然有所接触,也就是要去行动——活动。他还认为,学校应该强调学生的探究活动,探究的过程就是经验发生的过程。①体验学习进入学校学科领域早在上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就已出现过,当时的美国教育也出现了“反传统教育”的热潮——反对由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单一教育方式。人们认为,为了使学生获得终生难忘的知识,牢固地掌握技能,教学时应该给儿童一些事情去做,而不是让学生静听、静读。

  将体验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来开发的是当代户外拓展运动(Outward Bound)的奠基人库尔特·哈恩(Kurt Hahn)博士,他认为学校教育早已不能完全提供学生平衡成长的机会与空间,他研究了一套用于弥补这种缺失的教育方式,通过提供学生亲身体验挑战、突破和冒险的成长经验,来提高学生的体能。1920年,他在德国建立了萨勒姆(Salem)寄宿学校来推行他的教育计划。1934年,他在英国创办了戈登斯敦(Gordonstoun)学校,用来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海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二战结束后,体验式训练对象从海员扩展到军人、学生、工商人员等群体,内容也扩展